日前,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下发《关于重型燃气车辆产品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通知》,其中明确,2019年7月1日起,重型燃气车辆产品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要求,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拟于7月开始清理审查工作。
同时,近日公布的第319批新车公告计有78款牵引车,其中51款搭载了国六天然气发动机,在本批牵引车总量中的比重超过六成。能预见,国六燃气牵引车市场将成为重卡行业新一轮的竞技场。
得益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利好政策及气价明显优势的推动,天然气重卡成为运输人兼顾运营与环保的选择。各主流商用车车企也纷纷推出大马力、轻量化的天然气重卡车型,获得不少企业及运输人的认可。
在天然气重卡领域中,陕汽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产品上,都走在行业领先的位置,能够说是“燃气重卡潮流的先驱者”。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四川南充建设了第一座用于CNG汽车的充气站。90年代时,天然气汽车进入发展初期。
但天然气重卡的线年,那一年,国家科技部牵头成立了全国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陕汽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大型公交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和《单一燃料CNG公交车示范工程》,并研制出了首个示范运营车辆,为后期天然气重卡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05年,陕汽开发出中国第一辆CNG重卡——奥龙6×4 CNG牵引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并在当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之后陕汽承担的863计划重点项目《单一燃料CNG汽车城市间运行考核》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陕汽CNG重卡凭借其领先技术在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于2008年突破1000辆年销量。自此,其他重卡企业也开始陆续跟进CNG重卡市场。
在CNG重卡市场获得成功后,陕汽将目光锁定到了LNG重卡市场,但LNG在重卡车辆的应用对气体的储存、运输、燃烧等有着严苛的要求。
2006年,陕汽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型LNG商用车产品研究开发》,并于2008年研制出世界首创、中国首辆“自增压LNG重卡”,突破技术及成本瓶颈,解决了LNG饱和压力供气引起的压力低、气站排空浪费大等技术难题,成为中国重卡行业中唯一实现LNG重卡商业化运营的企业。
此后的几年时间,陕汽陆续推出双气瓶、三气瓶、四气瓶的LNG重卡,续航里程可达到1800km以上;产品品种类型也从单一的牵引车扩展至自卸车、载货车、专用车、特种车等全方位系列新产品;产品动力从280马力增至300、330、350、380、420马力。
同时,陕汽天然气重卡销量一路上扬。即便是在2015年,柴油天然气倒挂导致天然气市场转淡,陕汽仍在逆市中有着良好表现。2016年,以陕汽X3000系列天然气牵引车为代表的的多款天然气重卡陆续投放市场,得到市场及用户的广泛认可。
2019年一季度,陕汽重卡全品销售3.6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6%,其中天然气车订单实现3500辆,在快递、快运、轿运、环卫等细分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4月17日,陕汽重卡·平顶山诚丰50台天然气渣土车批量交车仪式在平顶山举行;
4月19日,首批50台陕汽德龙新M3000 LNG牵引车向深圳赤湾东方物流有限公司正式交付,后期的350台也将陆续完成交付。
据悉,陕汽天然气重卡一次性通过了道路、跌落、火烧、震动试验及高原、高寒、高温“三高”环境试验。另外,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前提下,轻量化也是其主要竞争优势。
陕汽天然气重卡运用铝合金气瓶框架和大气瓶来实现整车轻量化。铝合金气瓶框架具有自重轻,耐防腐蚀性好,多层防护等优点;LNG大气瓶具有自重轻、品质提升、维护成本低等三大优势。
今年年初,陕汽重卡在其商务年会上展出了德龙X3000 6×4 LNG牵引车、德龙新M3000 6×4 LNG牵引车和德龙新M3000 6×4 LNG自卸车共计三款国六天然气车型,展现出其拓展天然气重卡市场版图的底气。
据透露,陕汽重卡燃气国六产品全系车型将于2019年6月发布,马力覆盖150-600PS,排量4L~15L。
2019年5月1日,由陕汽首次主导编制的国家标准GB/T 36883-2018《液化天然气汽车技术条件》将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LNG汽车在安全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及LNG汽车专用装置的有关技术要求。
通过对行业形势、技术及发展的新趋势及国际国内有关标准的大量研究,陕汽凭借其多年来在液化天然气重卡的研制实力和经验,用5年时间编制出了规范全国LNG汽车质量发展要求、助推燃气标准建立完善、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的国家标准。
毋庸置疑,这项国家标准的完成显示了陕汽在天然气重卡领域的专业水平。随着国六燃气标准的实施,陕汽在天然气重卡领域的新一轮竞技中也将发挥出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