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与极氪互撕:探讨汽车轻量化的技术与市场前景
2025-01-29 08:06:18 同泰系列产品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随着新能源车的兴起,各大车企在技术、材料和设计方面的博弈愈加明显。近期,懂车帝与极氪之间的争论吸引了广泛关注,中心线X尾门的材料选择,进而引发了对汽车轻量化这一重要议题的深入讨论。

  事件的起因是懂车帝在一档“简单拆”栏目中,一位女主播对极氪7X的尾门材料提出质疑,指出其使用了塑料和金属的混合材料,认为使用铝合金会更合适。极氪的副总裁朱凌在社会化媒体上对此强烈反击,认为该主播缺乏专业相关知识,指责其对极氪的做法进行无端批评。同时,懂车帝也对此事件作出回应,指出极氪的设计是为实现轻量化,表明混合材料的使用并不代表偷工减料。

  轻量化是当前汽车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尤其是在提升燃油经济性和续航能力方面特别的重要。根据研究,燃油车如果能减轻10%的体重,油耗效率则可提高6%至8%;而电动车每减少100kg的重量,其续航能力可提升10%至11%。因此,轻量化不仅影响车辆的性能,也与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密切相关。

  在材料选择上,极氪7X的尾门为何采用塑料而非铝合金?根据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报告,塑料作为非金属材料,拥有非常良好的成型性和透光性,适合多样化的车身设计需求。此外,混合材料可以在不一样的部位选用最适合的材料,充分的发挥其各自优势,达到优良的轻量化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车企选择在车辆制造中增加塑料的比例。小米SU7就有30%到40%的非金属零部件,相比于行业平均的10%,可见这一趋势的迅速发展。传统观念认为车身越重越安全,但实际上,汽车安全性更依赖于车身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特性,正确的轻量化措施在不降低强度的前提下提升了车辆的安全和性能表现。

  为了实现轻量化,车企通常有两条路径可选择:一是开发新型轻量化材料,二是改良制造工艺。材料方面,国内外企业如宝钢股份和南山铝业等,正在积极研发新型高强度材料,以减少整车重量而不损失安全性。在工艺方面,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是一个突出案例,它通过一次成型减少焊接件,提高了零件的强度和制造效率。

  然而,新材料的研发并非易事。高性能合金的开发周期可能长达数年,而新材料需要的特殊连接技术面临着高技术壁垒。虽然通过改良工艺能轻松实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轻量化,但要从根本上提升材料性能,仍需在材料研发上付出更多努力。

  轻量化不仅对提升动力和降低能耗至关重要,更是符合未来生产和使用的环保理念。例如,奇瑞汽车正在探索3D打印和新型涂料等技术以满足无人驾驶和智能化需求,而柏德中国则希望将传统材料与新功能结合,为市场带来新选择。

  总体来看,轻量化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路线。国务院已明确强调,轻量化为新能源汽车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目标设定到2025年降重20%,到2030年降重35%。这就要求车企不停地改进革新,从材料到制造工艺全方面提升技术水平。

  最终,在懂车帝与极氪的这场争论中,我们正真看到了轻量化不单单是一个技术议题,它还蕴含着车企之间、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间的复杂关系。理解轻量化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争论某一款车型是否偷工减料,而是要明白它对整个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和环境影响的深刻意义。

  汽车轻量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的话题,未来汽车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都应该聚焦于如何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实现真正的“瘦身”的同时,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性能。如果一个车企可以通过其他技术实现动力与能耗的最优平衡,轻量化的重要性或许会相对降低。在这场汽车产业的变革中,我们既要关注最新的材料和技术发展,更要思考怎么样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进一步探索轻量化这一技术,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识别市场动态,还能引导我们在选择和推动车辆技术的过程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创新技术在汽车行业中落地生根,推动行业更加智能、环保的未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懂车帝与极氪 “互撕”!是时候认真聊聊汽车轻量化问题了

下一篇:国产电动车轻量化碳纤维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