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40亿美元在堪萨斯建全球最大电池厂。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推动下,前8个月29家跨国公司在美投资超1.49万亿美元,覆盖半导体、汽车、制药、稀土等领域。前7个月美国制造业投资15年来首次反超中国,美国制造业回流加速,稀土供应链快速成型,中国制造业见顶迹象明显,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重塑。
一、松下投资40亿美元,在美国建造第二座电池工厂。新工厂将成为全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电池工厂。
松下能源是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该公司上周一为其声称完全完工后将变成全球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工厂揭幕。这标志着松下在美国的制造业的重大扩张。
据《Inside EVs》报道,正值美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时刻,松下已在堪萨斯州德索托开建据称将变成全球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座耗资40亿美元的工厂位于堪萨斯州德索托的堪萨斯城郊外,占地470万平方英尺,大约相当于225个足球场的大小。
该工厂是松下在美国的第二家工厂。它在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园区内建造了另一座电池工厂。虽然内华达州电池工厂自 2017 年以来一直在生产电池,但耗资40亿美元的新德索托工厂一旦全面投入运营,将把松下在美国的电池总产能提高到73吉瓦时。
松下表示,堪萨斯州工厂的生产力将比内华达州工厂高20%。它将生产2170圆柱形电池,单体能量容量增加5%。全面投入运营后,该工厂将能够每秒生产70 个单体电池,每天超过600 万个单体电池。
《Inside EVs》在报道中称,该工厂也是堪萨斯州历史上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这将为其供应链进一步带来4,000 个制造工作岗位和 8,000 个为制造业服务的其他职位。
不过,尽管近年来电动汽车销量飙升,但过去几个季度增长放缓并变得不平衡,尤其是电动汽车和电池的生产非常不平衡。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已然浮现因产能过剩而内卷,依靠不断降价来保住市场占有率。但美国和欧洲的电池与电动汽车产能明显不足,而欧美都通过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高关税来削弱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保护本土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
松下最大的客户特斯拉,埃隆·马斯克转向AI和机器人技术,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会降低。但大众、通用、福特都在美国兴建、扩建电动汽车工厂,刺激了对电池的需求。
因此,德索托工厂应该有助于美国电动汽车行业面向未来,也将帮助松下实现客户群多元化。
今年1月20日之后,8月15日之前,至少有29家全球跨国公司宣布投资1.49万亿美元,新建、扩建美国的制造业。投资重点集中在半导体、汽车、电池、医药、家电制造、机械制造、飞机制造和铜、铁、稀土等原材料制造等行业。其中稀土供应链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基本成型,估计三年之内便可脱钩我们的稀土出口,基本实现稀土产品的自主供应。
1,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和企业官网发布的新闻稿,这一时期以下15家非美国跨国公司宣布在美国投资2520亿美元左右,新建、扩建制造业。
TSMC(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宣布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累计承诺1650亿美元,用于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设三座新晶圆厂和两个先进封装设施。
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电子,韩国):追加投资约400亿美元,在得克萨斯州泰勒扩建半导体工厂,强化美国芯片供应链。
SK海力士(韩国):投资额38.7亿美元,在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建设下一代HBM(高带宽存储器)芯片封装厂,计划2028年量产。
Hyundai Motor Group(现代汽车集团,韩国):计划到2028年投资210亿美元,增强美国生产能力,目标年产120万辆车,涉及乔治亚州和阿拉巴马州工厂。
Toyota(丰田汽车,日本):宣布投资约100亿美元,升级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工厂,生产混合动力车。
Volkswagen(大众汽车,德国):计划投资20亿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扩建电动车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
奥迪(德国,大众集团旗下):投资额46亿美元,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新建年产能15万-20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
Honda(本田汽车,日本):承诺50亿美元,扩建俄亥俄州工厂,增加电动车和零部件生产。
松下(日本):投资40 亿美元,在堪萨斯州德索托新建据称将变成全球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三星SDI(韩国):计划投资额30亿美元,在密歇根州或伊利诺伊州(选址中)与Stellantis合资建设电池工厂。
Nippon Steel(日本制铁,日本):承诺140亿美元,投资路易斯安那州建设新钢厂。
三菱商事(日本):投资额6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铜世界”项目收购加拿大哈德贝矿业30%股份,开发铜矿。此为三菱45年来首次在美投资铜矿,直接响应美国50%铜关税政策。
住友林业(日本):投资额2900万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普莱恩迪林,收购Teal Jones锯木厂。
Siemens(西门子,德国):投资19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建设电气设备制造中心,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罗氏(瑞士):5年计划投资额500亿美元,在印第安纳州新建血糖监测设备厂,在宾夕法尼亚州新建基因治疗厂,实现“美国消费药品全在美生产”。
2,根据可用的信息,这一时期至少有14个美国跨国公司宣布在美国投资1.24万亿美元,新建或扩建制造业项目,投资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案例有:
Apple(苹果公司):宣布投资6000亿美元,用于全美范围内的制造扩建,包括德克萨斯州新AI服务器工厂和供应链优化,创造2万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Nvidia(英伟达):承诺5000亿美元,建设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的AI超级计算机和芯片制造工厂,强化美国半导体生产。
GE Aerospace(通用电气航空):投资约100亿美元,扩建16个州的制造设施,提升引擎生产能力。
GE Appliances:宣布投资30亿美元升级家电制造网络,扩建南卡Camden工厂和肯塔基总部洗衣机工厂,转移墨西哥产燃气灶具线。近十年已累计在美投资65亿美元。
Ford(福特汽车):宣布投入500亿美元,升级肯塔基州和密歇根州的工厂,重点生产电动车和先进电池。
General Motors(通用汽车):宣布投资400亿美元,扩建密歇根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工厂,将生产从墨西哥迁回。
Intel(英特尔):宣布投资300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设新芯片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
Boeing(波音公司):宣布150亿美元,扩建华盛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工厂,增强商用飞机生产能力。
Caterpillar(卡特彼勒):宣布投资120亿美元,升级伊利诺伊州和德克萨斯州制造基地,聚焦重型机械生产。
艾伯维:宣布投资1.95亿美元强化制药本土化,扩建北芝加哥API工厂,响应美国对关键药品供应链安全的政策要求,减少海外原料依赖。
飞利浦:宣布投资1.5亿美元加码AI医疗设施,宾州Reedsville工厂扩建2.4万平方英尺生产空间,新增AI超声系统定制产线。在明州Plymouth新建医疗技术培养和训练中心,强化本土研发与制造协同。
USA Rare Earth:宣布投资超10亿美元,新建德克萨斯Round Top项目,建设全产业链稀土工厂。
曾经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三十年前因为比较成本、国际分工、发展现代服务业而将制造业不断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美国,虽然仍然保留了一些高端制造业,但制造业的门类、规模,如今已经完全落后于我们。
根据Statista和BEA的数据,由于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大部分新增的制造业产能部署在劳动成本更低和更贴近需求市场的中国、东南亚、印度、墨西哥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欧洲,从1990年到2024年,35年来,美国制造业规模从7500亿美元增长到3.08万亿美元,虽然增长了3.1倍,但美国制造业占其GDP的比重,却从18%降到10%,美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从25%下降到17.2%。
而中国在最近30年、40年间,从始至终坚持超前投资、优先发展制造业的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对内改革开放,对外加入全球供应链,积极吸引外资,全力发展出口。制造业在外来资本、外资企业、海外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的大手笔补贴的支持下,快速发展。
基于NIST和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制造业规模从1990年的200亿美元狂飙至5.2万亿美元,35年增长259倍,占GDP比例从5%增加到28%;占全球制造业的比例从0.7%扩大到28.9%。与美国制造业的比例,从1990年的2.7%,发展到2024年为美国的168%。
就在我们大家都认为美国劳动力短缺难以弥补,美国制造业回流如童话般不现实;预判美国逆势推动制造业回流存在政策逻辑漏洞,因此注定会失败;批评特朗普滥施关税恶果初现,美国经济四面楚歌,美国政府制造业回流梦想难实现时,跨国公司投资美国的案例不断发生,包括我们预测美国压根无法建立、必须依赖我们、被我们卡脖子的一些行业的供应链,比如稀土供应链,也在肉眼可见地快速成型。
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第二产业的投资约1.45万亿美元,如果其中7成为制造业投资,对制造业的投资大约为1.02万亿美元。而美国最近7个月仅29家跨国公司对制造业的投资,已超越1.49万亿美元。而根据theglobalstatistics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的投资大约为1.6万亿美元。这是美国制造业投资最近15年第一次超过中国的制造业投资。
实际上,随着特朗普差异化关税政策的实施和对转运出口的严厉打击,中国的企业将产能转移至其他几个国家(消费市场)已是大势所趋。最近几年,人行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外来直接投资持续下降,是资本发出的我们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见顶的强烈信号。
上一篇:晋级法网八强郑钦文将获44万欧元奖金约合人民币359万元
下一篇:船用高速柴油机